混乱的产品、更好的品味、不受待见
机缘巧合读到了猫助的这篇文章做一家叫多抓鱼的公司(十二)》感觉非常不错,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平实的说明将横亘在「领域从业者」和「市场」之间的屏障击碎。我想,这样的屏障之所以存在、之所以让人抓狂,是因为它不仅阻碍了专业人员无法将自己的才华施展、在市场中体面地套现,同时专业人员会因此而产生自我怀疑:难道我不是普通人?难道我不是市场中的一员?可如果是,为什么我又不懂市场?又或者是,明明我比竞争对手 A 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,为什么市场完全不认可?更何况,如果一位专业人员是真心想要为它人提供价值,但换来的却是市场的漠不关心,此时,这是专业才华和市场潜在多样性的双重损失。我之前曾构建过的一个思维实验是:
B 需要 A,但市场中却没有人提供 A;B 历经艰辛,掌握了提供 A 的技能;B 向市场提供了 A,但市场中没几个人关心 A 的出现。
B 与市场是什么关系?
想要描绘的正是这种场景和心境。
其实,问题还是出在「同理心」,或者更精准的说,是视角正确的同理心。作为专业人员,当他在自己所在领域时其实很难将自己重新审视为「普通用户」。毕竟,那些日复一日的领域训练、劳动与学习的付出,已经让他们的「满足感」和「需求点」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。就像,当「网页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,你只会对「稀缺」产生痛感,从而对「丰富」产生出强烈的需求感;而当它变得稀松平常后,你会对「丰富」开始产生免疫,而逐渐对「打扰」产生痛感,进而形成「简洁」的需求感。在这样的对比下,一个领域的「专业人员」和「普通用户」的认知,天然不在同一个世界里。
(什么是用户喜欢的?这个「喜欢」的复杂性源自于各种「反身性」的作用,信息流的第一次出现叫喜欢/沉迷,但出现太多后就是厌恶。喜欢并不是一个第三方上帝所定义的不变量,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下的临时结论(emergence)。
所以要放弃寻求通解的诱惑,但又能在一些通......
阅读全文